传言阿里将裁2万员工、一些部门彻底消失,现实

阿里 更新于:2025-04-21 05:20
  • 观实析理

    关于阿里巴巴裁员的消息,目前尚未有官方的确认信息。传言往往基于各种猜测和未经证实的消息源,因此无法确定其真实性。
    如果传言是真实的,那么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含义:
    1. "业务调整":可能意味着阿里巴巴正在对其业务结构进行调整,以适应市场变化或提高运营效率。
    2. "成本控制":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,企业可能会采取裁员等措施来控制成本,以保持财务健康。
    3. "部门重组":一些部门消失可能意味着阿里巴巴正在重组其组织架构,以更加聚焦核心业务。
    4. "市场竞争":阿里巴巴作为中国最大的电商平台之一,面临来自国内外市场的激烈竞争,调整员工结构可能是应对竞争压力的一种方式。
    5. "长期战略":裁员可能是公司长期战略规划的一部分,旨在优化资源配置,推动未来的发展。
    对于员工而言,这样的变动可能会带来以下影响:
    - "就业压力":裁员可能会增加就业市场的竞争,对求职者造成压力。 - "职业发展":员工可能需要重新规划自己的职业道路,寻找新的工作机会。 - "心理影响":裁员可能会对员工的心理健康产生一定影响,需要关注员工的心理状况。
    总之,如果阿里巴巴真的进行大规模裁员,这将是一个重大的商业事件,对整个行业和员工个人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。

    举报
  • 兰州嘟嘟

    本来一家企业的部门裁撤、员工增减是正常的业务调整或人事调整,无可厚非,但阿里这种互联网头部企业、明星企业,一举一动都有多少双眼睛盯着,轻微的“风吹草动”就可能引发关注和猜测。

    这不,最近网上就流传着一则消息,煞有介事地说阿里刚召开了内部会议,要裁员两万人,管理层更加扁平化管理,有些部门将彻底消失。

    在另外一份“聊天记录”中可以看出,裁撤人员中包括很大一部分P9、P10中层管理人员。

    不过,阿里裁员的消息并未得到阿里方面的确定,也没有正式文件下发,真假性也就很难辨别,大概率是假消息,或者处于“酝酿阶段”。

    阿里究竟会不会裁撤一部分部门、员工?

    阿里系规模之庞大是人尽皆知的事情,历经22年的发展,如今的阿里电商、金融服务、物流、传媒、社区团购、网游、办公等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,这其中既有自己发展起来的业务,也有并购、收购、投资其他公司的业务。

    寄托于“电商”这一基础业务,阿里迎来了近20年的黄金发展期,业务范围越来越广、员工数量越来越多,本身无可厚非,这也是一个集团公司处在上升期的基本规律。

    然而,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都是有“谷峰”规律的,当极速扩张遇到“寒流”,调整甚至裁撤部分业务和部门、降薪甚至裁员也是企业公司迎合市场环境、保持竞争力的正常表现,企业“瘦身”在所难免。

    阿里在近两年的发展中也遇到了或多或少的问题,经历了从一路高歌猛进到遭遇瓶颈的过度,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
    首先,政策面上的打击是巨大的:

    先是在去年年底,蚂蚁金服因为一些问题,上市被喊停;再就是今年因为“二选一”的垄断经营问题被处罚182亿高额罚款。政策面上的打击虽然不至于“致命”,但元气或多或少的有损伤。

    第二,营收、净利润下降的问题:

    阿里第二季度营收2006.9亿,比市场预估少了55亿;净利润285.2亿,同比下降39%。39%可不是个小数目,利润下降更不是主动的“战略性”下降,而是“被动”下降。

    利润下降这意味着什么?利润是一个企业长久发展的基石,更能体现出一家企业的经营情况,如果100元利润能养活100个员工,那么61元利润能养活多少呢?

    第三,不断扩张又看不到效益的尴尬:

    上文我们说到,阿里一些板块来自于对外投资,比如前几年对苏宁、饿了么等电商业务的投资;对天天动听、华数传媒等传媒业务的投资;对众安、浙商银行等金融业务的投资。

    成功的投资能换回利润分成,也是利润的一部分,但投资都赚钱吗?不见得,比如对数字媒体、娱乐业务的投资,2016年、2017年都在亏钱;从传统业务占阿里总营收的比例来看,利润点仍需要依靠电商这一传统核心业务。

    当对外投资看不到效益、当主营核心业务发展遇到瓶颈,接下来该怎么办?裁撤业务、裁撤部门、降薪、适当裁员,好像水到渠成。

    为了长久良性发展的需要,无论是部门裁撤还是员工裁撤,都是出于“自保”,企业正常经营之道罢了,本身无可厚非。

    另外,从阿里员工的增长来看,截至2019年3月31日,阿里有超过179000名正式员工,比2018年同期增长了1.6万人,而目前阿里的员工总量约为25.4万人。

    也就是说阿里总员工数量三年时间增加了近9万人,其中近两年平均每年增加3-4万人,如果真要裁员2万人,这一数字看上去虽然庞大,但占比不足8%,似乎也没有那么悲观。

    第二,更应该关心的是员工的保障问题

    裁员规模如此之大,是否为真,现在还没有定论。

    不过,如果真的上演,作为企业正常的业务调整、人事调整,也不应该受到什么谴责,我们更应该关心的是万一被裁员后,员工的保障问题。

    首先,补偿方面就不做过多赘述了,一定会基于《劳动法》关于关于解除劳动合同后的相关赔偿标准。阿里的薪资待遇普遍不错,如果在本单位入职年限较长,那么补偿金额还是比较可观的,也算是失去工作后的一份短期保障。

    再者,更重要的是再就业问题。互联网行业有35岁就很难找到新工作的论调,特别是对于没有走上管理岗位的技术工种来说,找一份适当的工作尤其困难,这才是员工当务之急应该考虑的问题。

    第三,行业问题。悲观地讲,如果作为互联网头部企业的阿里都出现如此规模之大的裁员,那么是否意味着在整个互联网行业会引起连锁反应呢?是否意味着整个互联网行业的生态都较为堪忧呢?数量如此之大的互联网从业人员如何安置?这恐怕已经不完全是个人应该考虑的问题了,而是涉及到整个行业,甚至相关的就业保障部门。

    写在最后:

    但凡是有更好的选择,任何一家企业都不愿意看到辛苦培养起来的员工被裁,我们也希望阿里能健康、长久的发展,更希望员工不失去饭碗。但愿该消息“失真”吧。

    但当挑战来临的时候,企业不得不作出取舍、员工不得不面对挑战;机遇与挑战并存,更希望企业和员工都能双赢。

    另一方面,不管消息真假,也许是时候重新审视一下互联网行业的择业、就业问题了,是否意味着互联网行业的人才和岗位已经处于饱和阶段了?尤其是对于年轻人而言,这个问题应该深思,避免未来可能出现的就业、择业上的困难。

    对此,大家怎么看?欢迎留言交流;

    码字不易,给点个赞、点个关注吧。

    举报
  • 青涩柳叶9G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